瓦苇属多肉植物分类

 

了 解 本 站
 

  芦荟科的分类
发布日期:[2009/3/29]    共阅[11564]次
    
芦荟科的分类

编著:仙人堡主人
(初次发表于2007年12月21日,修订于2009年3月29日)



....现在很多分类学家将百合科里的一些属分离出来,合并采用芦荟科(Familia Aloeaceae)这个新科,目前采用这个科名,主要来自美国植物学家克朗奎斯特(A.Cronquist)于1968年在其《有花植物的分类和演化》中的系统,该书在1981年进行了修订版《有花植物的综合分类系统》(An Integrat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of Flowering Plant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1)。克朗奎斯特系统共有83目,388科,其中双子叶植物64目,318科,单干叶植物19目,65科。他提出的分类及进化系统后来被大量的实验所证实,由于其分类的合理性,被大多数教科书采用。

芦荟科归属如下:
Class LILIOPSIDA  百合纲
Subclass V. Liliidae 百合亚纲
Order 1. Liliales  百合目
Family 8. Aloeaceae  芦荟科

芦荟科下大约有5属700种,大致如下:
芦荟科 Aloaceae
....芦荟属 Aloe L. (约350种)
....瓦苇属 Haworthia Duval (约175种,通常包括Astroloba松塔掌属7种、Poellnitzia青瓷塔属属1种、Chortolirion枯茎百合属10种)
..脂麻掌属 Gasteria Duval (约20种)
..穗百合属 Lomatophyllum Willd. (约15种)
..火把莲属 Kniphofia L.(约70种,通常包括Notosceptrum尾草属和部分Bulbine鳞芹属)

....现在的《被子植物APG分类法》,从分子分类角度,冲击传统分类法。以前的分类法将芦荟科的大部分属分在百合科内,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百合科内大部分属独立出来,列属于天门冬目,把芦荟属等多肉植物,归并在独尾草科内,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将该科和刺叶树科以及萱草科列为可以选择合并的科,尤其和刺叶树科的亲缘关系较近。
APG分类法Asphodelaceae独尾草科分类大致如下:
芦荟属Aloe
十二卷属Haworthia
鲨鱼掌属Gasteria
青瓷塔属Poellnitzia
鳞芹属Bulbine
日光兰属Asphodeline
金穗花属Asphodelus
凤尾百合属Bulbinella
独尾草属Eremurus
火把莲属Kniphofia
穗百合属Lomatophyllum
灯草百合属Jodrellia
粗蕊百合属Trachyandra

....我认为芦荟科可以看作是百合科下一级分类单位芦荟族的提升,当然也可以把这个科看作百合科的异名。独尾草科把百合科里的一些多肉植物的属(也包括一些球茎植物类的属)列出,也被称为日光兰科、芦荟科或阿福花科,也可以看作是异名。这些分类中,一般把苍角殿属和鳞芹属多认为被分在风信子科里,穗百合属和火把莲属多认为在另立的日光兰科内,有的学者觉得芦荟科只有一个代表属即芦荟属。
...综合以上分类,.对于研究和栽培多肉植物的人来说,包括一些小属在内,我认为恰当的分类,Aloaceae芦荟科分类至少包含如下几个属:
…芦荟属 Aloe L. (350)
…瓦苇属 Haworthia Duval (165)
脂麻掌属 Gasteria Duval (20)
松塔掌属 Astroloba Uittewaal (7)
青瓷塔属 Poellnitzia Uittewaal (1)

....这些芦荟科叶多肉植物属主要特征是为:多年生草本或木本,总状花序顶生,花被管状,产地为非洲和阿拉伯地区。芦荟科的各属是单子叶植物发展成为高度虫媒植物的进化类型。芦荟科的独立也并不是百合科多肉植物的完结,在观赏园艺上仍然有很多多肉植物包含在百合科和风信子科内。不论现在科属有什么变化,对于我们的爱好者或者栽培者来说,只要适当的了解就可以了,当然有兴趣的人还可以深入的掌握这些分类的变化,对于这些基本的属和品种,我们还是应当适当的学习,对于我们的收集以及和国外的同行们交流起来也是非常有益的事情。

....还要说明是的,瓦苇属从更广义上说被分类学家包含以下几个属:
瓦苇属 Haworthia
松塔掌属 Astroloba
青瓷塔属 Poellnitzia
枯百合属 Chortolirion
....现在认为枯百合属(Chortolirion)虽然在花上和瓦苇很近似,但是更多的性状和芦荟相似,一般都认为枯百合属是芦荟属中草芦荟组的一类(Section Grass Aloe)。青瓷塔属原先归并在松塔掌属内,现在认为可能算做脂麻掌属(Gasteria)的一种。松塔掌属成为瓦苇属的一个亚属。所以一些学者认为广义分类上说,瓦苇属至少包括瓦苇亚属(软叶类)、十二卷亚属(硬叶类)和松塔掌亚属三类。


附录:(来源于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
1、被子植物APG分类法
....《被子植物APG分类法》是1998年由被子植物种系发生学组(APG)出版的一种对于被子植物的现代分类法。这种分类法和传统的依照形态分类不同,是主要依照植物的三个基因组DNA的顺序,以亲缘分支的方法分类,包括两个叶绿体和一个核糖体的基因编码。虽然主要依据分子生物学的数据,但是也参照其他方面的理论,例如将真双子叶植物分支和其他原来分到双子叶植物纲中的种类区分,也是根据花粉形态学的理论。
....在科一级的分类时,这种分类法因为将一些传统的科分为几个科,或将几个传统的科合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在目以上的分类时,这种分类法没有使用传统的分类名称:门和纲,而是使用“分支”,例如单子叶植物分支、真双子叶植物分支、蔷薇分支、菊分支等。
....2003年这种分类法出版了修订版《被子植物APG II分类法 (修订版)》。修订版是由被子植物种系发生学组(APG)基于1998年出版的《被子植物APG分类法》的修订版,吸收了全世界大部分著名的植物分类学家的意见,可能随着新发现今后还有修改的余地。目前已经在现代的参考文献中占很重要的地位。

2、克朗奎斯特
....阿瑟.克朗奎斯特于1919年3月19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他大学毕业于爱达荷大学南方分校(今爱达荷州立大学)。在就读大学期间,他师从雷.戴维斯进行野外植物学研究,戴维斯当时正在编写《爱达荷植物志》(Flora of Idaho)。1938年获得学士学位后,他继续在犹他州立大学读研究生,师从于巴塞特.马圭尔,并于1940年获得硕士学位。
....由于童年时的一次意外,克朗奎斯特的右臂部分残废,这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不适于服兵役。利用这段时间,他在明尼苏达大学师从C.O.罗森达尔攻读博士,并在1944获得博士学位。1943年,还在攻读博士期间,他便获得了纽约植物园的一个职位,从事由亨利.格利逊主编的《新编布立吞和布朗插图植物志》(The New Britton and Brown Illustrated Flora)一书中菊科的编写工作。1946年至1948年,他任教于佐治亚大学,之后又在华盛顿州立大学执教三年。1951年至1952年,他受美国外国援助项目委派,到布鲁塞尔从事植物学研究。之后他重返纽约植物园,并在那里度过了他剩余的职业生涯。1992年3月22日,克朗奎斯特因心脏病突发逝世,当时他正在杨百翰大学的标本馆研究Mentzelia属标本。
....克朗奎斯特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开始质疑阿道夫.恩格勒和卡尔.普朗特在其著作《世界植物科志》(Die Naturlichen Pflanzenfamilien)一书中提出的分类系统的有效性。这一系统通称恩格勒系统,自19世纪后期以来就一直是最主流的植物分类系统。尽管克朗奎斯特最初主要是研究菊科,而不是一般性地研究整个分类系统,他仍然在和同事进行了大量了如何建立一个新分类系统的讨论之后,于1957年出版了第一部相关的著作。在他开始准备给出一个一般性的分类系统大纲的时候,另有几位学者也在为了相同的目标的而工作,这些学者包括美国的罗伯特.索恩,丹麦的罗尔夫.达尔格伦,以及前苏联的亚美因.塔赫塔江。尽管克朗奎斯特的系统后来成为全世界应用最广泛的系统,但这几位学者后来也都提出了自己的分类系统大纲。1960年代,在其研究过程中,克朗奎斯特和亚美因.塔赫塔江成了挚友,二人都慷慨地把自己手头的资料分享给对方使用,因此在60年代末的时候,克朗奎斯特决定学习俄语,以便能直接阅读前苏联积累的大量很少为世界其他地方所知的科学文献。他曾几次访问前苏联以与塔赫塔江和其他苏联植物学家会面,一生中还翻译了苏俄的许多植物学著作。
....1968年,他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大尺度的分类学综述,即《有花植物的进化和分类》(The Evolu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Flowering Plants),该书在1988年又出版了修订和扩充的第二版。这部著作同时也是对系统植物学实践的详论。1981年,他的里程碑式的著作《有花植物的综合分类系统》(An Integrat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of Flowering Plants)面世。书中把被子植物(有花植物)划分为2纲,11亚纲,向下论述到科级水平,每个类群都做了描述和界定。后来有好几部主要的植物志都采用了克朗奎斯特的这个系统,如《杰普逊手册》《北美洲植物志》《中国植物志(英文版)》《澳大利亚植物志》,此外自然还有1991年出版的格利逊与克朗奎斯特合编的《维管植物手册》。
 
打印此页】 【返回】【顶部】【关闭
   


Copyright 2004 仙人堡 版权所有 苏ICP备07003355 E-mail:sucullents@hotmail.com